油漆施工过程是墙面装修的重点,油漆施工细节做好了,装修后的墙面看起来才会美观耐用。但是,在油漆施工过程中,会存在不少的误区,这些误区是自己和一些经验不足的师傅经常犯的。

误区一、涂料必须加水才能涂
很多人认为必须加水才能刷开涂料,因此涂刷前都加入许多的水,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。其实任何涂料不加水,也能用滚子刷开,只是不加水会在墙面留下滚花印。
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墙面涂刷施工时,一般浅色的涂料可以适当加一些水进行稀释再涂刷。但是深色的油漆是不需要多加水的,因为其覆盖力较差,如果在滚刷的时候加水,容易将墙面刷花。这样,同样面积的墙面,深色漆的用量是浅色漆用量的一倍。

误区二、深色涂料刷越多颜色越深
许多人认为,深色涂料涂刷的遍数越多,出来的颜色就会越深。很多想要墙面颜色深的人都会要求多刷几遍涂料,认为这样颜色就会变深,其实这是错误的。
实际上深色的涂料即使是涂刷十几遍,颜色也不会变得更深。深色的涂料含有的钛白粉含量较低,覆盖力不强,可比浅色涂料适当多刷几遍,但一般控制在5--6遍就可以了。涂刷次数太多,让墙面涂料的厚度增加,反而容易造成表面开裂等情况。

误区三、涂漆次数越多越容易掉漆
有些人认为,墙面涂刷的次数越多,刷好的墙面漆膜越厚,越容易掉漆。其实掉漆的情况与涂刷的遍数没有直接的关系,只与室内潮湿程度相关。
其实一般质量过关的涂料即使是涂刷10遍、20遍之后,也不会出现掉漆的情况。只有当腻子受潮疏松才会造成墙面掉漆。这种情况下,刷漆1--2遍漆面也会掉下。一般普通墙面刷一遍底漆、两遍面漆就可以了,如果深色漆可多刷几遍。

误区四、喷涂比滚涂的漆膜要薄
有很多人觉得认为喷涂方式的漆膜比滚涂方式的漆膜要薄,其实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。漆膜的厚薄取决于施工的遍数和加水的量,与采用喷涂还是滚涂方式没有直接的联系。
喷漆分为有气喷涂和高压无气喷涂两种方式,在喷涂遍数相同的情况下,有气喷涂的漆膜比滚涂的漆膜要薄,但高压无气喷涂的漆膜反而比滚涂漆膜要厚。因此,漆膜的厚薄与选择喷涂还是滚涂方式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。

误区五、开窗通风涂料更快干
墙面涂刷后,很多业主喜欢将门窗大开,一是为了加速墙面干燥,二是为了散去涂料异味,似乎是一举两得的做法。但这样真的正确吗?事实并非如此。特别是在北方干燥地区,如果涂料干燥时间过快,乳胶漆短时间内迅速失水,很容易造成墙面开裂的情况,最后不得不返工了。
正确的做法是将窗户开一小缝,保证室内通风的前提下,让墙面在1-2天的时间内完全干透为宜。切忌因为急着入住就将门窗打开,这样反而让漆面出现开裂情况。

误区六、墙面越光滑越好
不少人以为墙面涂刷完成之后自然是越光滑越好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一般墙面油漆施工方式有滚涂和喷涂两种,如果采用的是喷涂的话自然是墙面越光滑越好,但是如果是滚涂的话,多少都会留有一些滚筒印,因此不能用此标准来要求滚涂墙面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如果墙面特别光滑的话,很可能是因为涂料中加水量过多造成的,这样会降低涂料的附着性,因此在检验墙面涂刷情况的时候,如果是滚涂的话,看墙面留的滚花印均匀细致就可以了,不必要求过分光滑。
误区七、墙面光滑就是平整
有些人认为看到墙面光滑,就以为墙面刷漆很平整,其实这样粗劣估计是错误的,因为墙面的平滑不是用肉眼就能简单看出。
用手拿灯来验收,一般都用一根电线接上个200W灯泡,灯泡用根80公分长的细木方绑上之后你拿灯泡沿墙面照一遍,只要有墙面不平整或颗粒都能看见,再将灯泡和墙面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,再用肉眼看阴阳角是否顺直。
误区八、手摸掉粉有质量问题
检查墙面漆时一般会用手摸一下墙面,有时候会感觉掉下许多粉粒,这时候很多人就认为是一定是涂料或者施工出现问题。但是墙面掉粉不一定就是涂料出现问题才会发生的。在施工过程中,会有灰尘粘附在墙面上,施工后用手摸就会出现掉粉的现象。其实这些只是灰尘,只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掸子擦掉就可以了。

以上就是油漆施工的一些误区了,其实不难发现,油漆施工的误区还是挺多的,所以在装修中,油漆这一块一定要注意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欢迎前来咨询和了解。